城镇居民年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从两毛三分钱增加到两千元
都市消费晨报讯(文/记者马蓓图/采访对象提供)从过去的黑白电视、磁带录像、小霸王游戏机,到如今的手机上网、抢红包、看短视频;从搬着小板凳在广场上看露天电影,到坐在舒适的现代化影院内看最新大片……改革开放40年间,乌鲁木齐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,为群众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先决条件。如今,当人们把跳广场舞、追电视剧、自驾游、看演唱会等作为休闲娱乐方式时,再次回望过去的40年,更加深切体会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。
image.png
据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的调查资料显示,2017年乌鲁木齐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074.64元,与1980年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0.23元相比,增长了9020倍。文化娱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“调味剂”,实实在在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上世纪80年代初期·看电影是主要娱乐方式
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的人,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关于电影的记忆。那时,家中经济条件好的,能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,看看单调的电视节目。条件不好的,就只能选择其他娱乐方式了。这时,看电影就是一种奢侈享受。
“1980年我22岁,最期待的就是下班去看电影,当时乌鲁木齐人民电影院的露天场是环境最好的,就在现在文艺路附近,有2000多平方米,票价只要两毛钱。”今年60岁的魏建新是土生土长的乌鲁木齐人,在他的记忆中,年轻时的娱乐生活就是看露天电影、听秦腔、看戏剧。
image.png
上世纪80年代的乌鲁木齐人民电影院。据网络
image.png
如今的乌鲁木齐人民电影院。资料图片
魏建新回忆,当时最有趣的场景是买电影票。“那时候不管学生、单位职工还是居民,最主要的休闲方式就是看电影,每天看电影的人特别多,因为只能在一个窗口排队,很多时候买不上票。”记得有一次,魏建新为了买一张《小兵张嘎》的电影票,被父亲托起来,从排队人群的头顶上爬到窗口,把钱塞进售票窗口才买到票。“现在想起来真是太有意思了。”魏建新说起这件事,笑得合不拢嘴。
“那时的电影院基本可以用‘简陋’一词形容,室内的电影院是翻板凳子,每次站起身,都能听到硬硬的板子敲打铁椅的声音。露天电影院是一排水泥凳子,但因为是带坡度阶梯形的,更有电影院的感觉,那时候我们觉得这样就很高档。室内的银幕是一块白幕布,室外就是一面弧形水泥白墙。”但硬邦邦的座椅、几乎啥也没有的音响效果,丝毫不影响魏建新和伙伴们看电影的兴致。
每到银幕亮起,魏建新便迅速地被电影故事吸引,《三打白骨精》、《高山下的花环》、《冰山上的来客》、《庐山恋》等经典电影情节都深深地留在他的记忆中。“为了看场电影,常常请朋友帮忙关注周边放电影的消息,但每月最多能看上两三场,有时人太多买不上票,一个月也看不上一场,心里空落落的。”魏建新说。
image.png
1981年,吴春梅(右二)和伙伴们出游时不忘带着录音机。
同样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迅速走红的还有“卡带式录音机”,成为当时年轻人最“潮”的设备。魏建新的老伴吴春梅直到现在仍记得她和同事在公园游玩时,看到一群人穿着喇叭裤、戴着蛤蟆镜,围着一台三洋收录机的画面。收录机里播放的是邓丽君的歌曲,她还记得那首歌叫《何日君再来》。
上世纪80年代中期·电视普及开启追剧模式
随着电视机在城镇居民家庭逐渐普及,电视剧成为电影最主要的替代性文化消费品。不过,当时也并非每个家庭都能拥有这些。如电视机,往往10个家庭中能有一两台。
image.png
1980年,魏建新家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。
上世纪80年代,吴春梅和丈夫居住在乌市和平南路,她还清楚地记得,结婚时父亲花了1040元给她买了一台14吋的长虹牌电视机作为她的嫁妆,当时让她觉得倍儿有面子,这台电视机也成了婆家人和附近邻居的“香饽饽”。天一黑,邻居就像赶着上电影院一样搬着凳子来到她家小院,看到所有电视节目结束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。
魏建新回忆说,当时电视收视率最高、最流行的都是外来的电视连续剧。比如,美国电视剧《大西洋底来的人》《加里森敢死队》,日本电视剧《血疑》《排球女将》等。
到了1985年,乌鲁木齐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彩电35台,1990年则达到了77台,电视普及率逐渐增加。